起付线调整,门诊比例提高
2022年职工医保报销新规主要涉及门诊报销比例调整、住院报销政策优化及报销条件完善,具体内容如下:
一、门诊报销政策
-
门诊费用直接扣除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直接用于支付门诊费用,无需再经过起付线审核。
-
起付线标准
-
普通门诊 :年度起付线为150元,超过部分按比例报销。
-
退休人员 :门诊免报额度为1300元,超过部分按比例报销(70岁以下70%、70岁以上80%)。
-
-
报销比例
根据医疗机构级别划分:
-
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
-
二级医疗机构:60%
-
三级医疗机构:50%。
-
-
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普通门诊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2万元。
-
门诊慢特病政策
符合条件的患者可申请慢特病门诊资格,享受与普通门诊统筹叠加待遇。
二、住院报销政策
-
起付线标准
-
基层医生:200元
-
二级医院:400元
-
三级医院:800元。
-
-
报销比例
根据医疗机构级别划分:
-
基层:88%
-
二级:85%
-
三级:82%。
-
-
年度累计起付线
同一自然年度内,两次(含)以上住院起付标准为首次标准的50%。
三、报销条件
-
不予报销情形
包括:
-
在境外、港澳台地区就医;
-
自残、自杀(除精神病);
-
交通、意外伤害等由他人承担责任的医疗费用;
-
因违法或犯罪行为导致的伤病;
-
整容、减肥等医保不予支付的项目。
-
-
医保目录调整
2022年新增癌症、丙肝等20余种重特大疾病至医保目录,同时规范地方药品使用权限,禁止自行调整药品目录或限定支付范围。
四、其他变化
-
个人账户划转比例 :2022年统一降至2%,退休人员仍按社会平均工资标准划转。
-
门诊共济功能 :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支付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及门诊费用,增强门诊保障的灵活性。
以上政策自2022年9月1日起实施,2024年继续沿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建议参保人员咨询当地医保部门确认具体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