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确实存在不同,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缴费基数确定方式
-
养老保险
-
通常以职工本人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作为缴费基数;
-
新入职员工以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为基数;
-
单位缴费基数为全单位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
-
-
医疗保险
-
同样以职工本人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为基础,但存在个人缴费比例差异;
-
若单位未为职工参保,则以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费基数。
-
二、缴费基数范围限制
-
上下限规定 :
养老保险下限为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40%,上限为300%;
医疗保险下限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无上限;
当职工工资低于养老保险下限时,按养老保险下限计算;
当职工工资高于医疗保险下限时,按医疗保险下限计算。
三、缴费比例差异
-
养老保险:单位20%-30%,个人8%;
-
医疗保险:单位6%-12%,个人2%-8%。
四、特殊群体处理方式
-
灵活就业人员 :养老保险可选择60%-300%的缴费指数,医疗保险无统一基数;
-
村(社区)参保人员 :养老保险下限4767元,医疗保险下限4767元,但个人缴费金额可能不同。
五、政策调整的影响
-
不同地区政策存在差异,例如2024年某地养老保险下限调整为4767元,医疗保险下限为4767元,但个人缴费金额不同;
-
企业若存在未参保人员,可能影响整体缴费基数计算。
总结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不同,主要源于两者保障目标、政策定位及缴费比例差异。职工需关注单位缴费基数调整通知,了解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