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谈判结果已正式公布,427种药品纳入医保目录,其中192种享受单独支付待遇,235种按常规乙类管理,62种原单独支付药品继续保留待遇。新政策要求医疗机构“应配尽配”,并开通临时采购绿色通道,确保患者用药可及性。
-
分类管理更精准
谈判药品分为两类:单独支付药品(192种)和常规乙类药品(235种)。前者门诊使用享受专项保障,后者按普通医保比例报销。原62种单独支付药品即使转入常规目录,仍延续原有待遇,避免患者因政策变动中断用药。 -
医疗机构执行强化
各地医保部门要求医疗机构在2025年2月底前完成药品配备,对暂未纳入供应目录的药品,需开放临时采购通道。住院患者使用的谈判药品费用可直接纳入住院结算,减少垫付压力。 -
患者受益面扩大
新目录覆盖肿瘤、罕见病、慢性病等高需求领域,通过单独支付机制降低患者门诊负担。政策明确“应采尽采”原则,推动创新药和高价药更快进入临床使用。
此次调整通过优化分类、强化执行和扩大保障,进一步平衡了医保基金可持续性与患者用药需求,未来需关注地方配套细则及实际落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