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抓实年终清算是规范医保基金使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核算、动态调整和绩效挂钩,实现基金高效分配与合理控费。 重点包括DRG/DIP付费规则应用、结余留用与超支分担机制、数据治理与公开透明三大亮点,确保医疗机构“优绩优酬”,患者权益最大化。
-
精细化付费改革驱动清算科学化
采用DRG/DIP分组付费模式,基于病种权重和费率动态调整结算标准,结合特例单议机制处理高额病例。例如,江苏通过统一信息平台配置分组参数,确保清算数据精准嵌入结算流程,避免人为偏差。 -
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基金使用效率
推行“结余留用、超支分担”原则,对控费达标机构返还质量保证金并奖励结余资金,超支部分按比例分担。天津明确超支30%以内由医保基金分担,超支严重则由机构自担,倒逼成本管控。 -
全流程数据闭环提升透明度
从月度结算到年终清算,依托医保信息平台强化数据核验,如雅安市通过三方核对确保医疗机构、医保、财务数据一致,并公开清算方案及DRG评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
绩效评价与清算结果深度绑定
将药品集采执行、诊疗规范等纳入年度考核,直接影响清算资金分配。海西州通过质量保证金测评,对管理优、效率高的机构倾斜分配,形成良性竞争。
总结:年终清算需兼顾效率与公平,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智能审核与跨部门协同,推动医保基金从“被动支付”转向“主动管理”。医疗机构应提前熟悉规则,优化内部成本结构,适应精细化清算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