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疗保障局近年来在医保支付、便民服务和政策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医保改革的先行者。以下是关于其亮点及成果的详细介绍:
一、医保支付模式改革
浙江省医保局率先推行“日结算、月核算、年清算”的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模式。自2025年3月25日实施以来,全省医保结算效率大幅提升,医保基金拨付周期从平均30个工作日缩短至次日到账,真正实现“当天结算、次日到账”。
这种模式为医疗机构带来了显著的现金流改善。例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通过“日结算”日均现金流增加600余万元,一年可提前拨付资金达10亿元,有效缓解了医疗机构垫资压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医保码的广泛应用
浙江省医保局大力推进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的普及,目前全省参保人口覆盖率已达100%。医保码实现了从预约挂号、费用结算到送药上门的全流程数字化服务,日均结算量达250万人次,医保码结算率达46.25%,位居全国第一。
医保码的便利性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例如,患者无需携带实体医保卡,只需手机亮码即可完成挂号、缴费等操作,大幅缩短了就医时间。医保亲情账户功能还方便了为老人和儿童代为处理医保事务。
三、政策创新与改革目标
浙江省医保局在政策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提出了“六个医保”的改革目标,包括公平医保、精准医保、赋能医保、数字医保、绩效医保和法治医保。这些目标旨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医保治理现代化。
浙江省医保局还通过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改革和门诊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实现医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便民服务与数字化管理
浙江省医保局通过智慧医保系统,实现了医保服务的数字化管理。参保人可以在线办理医保查询、费用报销等业务,异地就医更加便捷,报销流程更加简化。例如,外地患者在浙江就医后无需携带发票,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报销。
总结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通过支付模式改革、医保码普及和政策创新,显著提升了医保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这些举措不仅优化了医保基金使用,还推动了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全国医保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浙江省医保局将继续深化“六个医保”建设,为全省参保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