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缴纳的医保钱主要用于医保统筹基金,保障职工住院、大病门诊等医疗费用报销,体现“互助共济”原则。 其中,单位缴费的绝大部分进入统筹账户,用于支付大额医疗支出;少部分可能划入个人账户(视地区政策),用于门诊或购药。医保资金专款专用,确保职工医疗需求得到可持续保障。
-
统筹基金——大额医疗的“安全网”
企业缴纳的医保费约6%-7%进入统筹基金,覆盖职工住院费用、特殊病种门诊(如癌症、慢性病)及急诊抢救费用。例如,住院费用经医保报销后,个人仅需承担小部分,剩余由统筹基金支付。 -
个人账户——门诊小病的“零钱包”
部分地区将单位缴费的少量比例(如深圳一档医保的3%)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药店购药等小额支出。个人账户余额可家庭共享,但不可随意提现。 -
地方补充基金——报销上限的“延伸线”
部分城市(如深圳)设立地方补充医保基金,由单位缴费支持,用于报销超出基本医保封顶线的高额费用,进一步减轻职工负担。 -
管理与服务——制度运行的“支撑力”
极小比例单位缴费用于医保系统维护、政策宣传等,确保基金高效透明运作。
医保并非“存钱理财”,而是风险共担机制。企业缴费通过统筹基金实现“健康人帮病人,年轻人为未来储蓄”,最终惠及全体职工。建议关注当地医保政策,合理使用个人账户与统筹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