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达到透析标准的关键指标包括:血肌酐≥707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15ml/min、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或代谢性酸中毒(CO2CP<13mmol/L),以及出现尿毒症性心包炎、脑病等并发症。 透析时机需结合患者症状、并发症及个体差异综合评估,以下分点详述具体指征:
-
肾功能严重衰退
慢性肾病患者若血肌酐持续≥707 μmol/L或GFR<15ml/min(糖尿病肾病患者GFR<15ml/min即需考虑),提示肾脏已无法有效过滤毒素,需透析干预。急性肾损伤患者血肌酐≥442μmol/L或尿素氮≥21.4mmol/L时,也可能需紧急透析。 -
危及生命的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可引发心脏骤停,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pH<7.25或CO2CP<13mmol/L)会导致多器官衰竭,此类情况需立即透析纠正。 -
严重并发症出现
如尿毒症引发的心包炎、肺水肿、脑病(意识模糊、抽搐),或消化道出血、顽固性水肿等,非透析治疗无效时需通过透析清除毒素。 -
其他特殊情况
急性肾衰竭合并高分解代谢(每日血肌酐升高>176.8μmol/L)或无尿超过48小时,或慢性肾衰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贫血、营养不良,即使未达上述指标也可能需提前透析。
总结:透析并非仅凭单一指标决定,需由医生综合临床数据与患者症状判断。若出现持续疲劳、恶心、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肾功能,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