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中产生的费用能否走医保,需根据责任划分和费用性质综合判断:若属医院过错导致的赔偿部分(如医疗事故责任范围内的费用),应由医院或第三方承担,医保不予支付;但纠纷期间符合医保政策的正常诊疗费用(如后续必要治疗)仍可按规定报销。
-
医院过错责任范围内的费用不走医保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应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若医疗纠纷经鉴定确认医院存在过错(如误诊、手术失误等),其责任比例内的费用需由医院自行赔偿或通过医疗责任险支付,患者不得重复使用医保报销。例如深圳某案例中,法院判定医院承担30%责任后,医保基金追回了已支付的对应部分费用。 -
符合医保政策的正常诊疗费用可报销
纠纷处理期间,患者因疾病本身产生的合理医疗费用(如常规检查、药品等),只要在医保目录内且就医流程合规,仍可正常报销。例如湖北某案例中,患者二次手术的合规费用最终经法院改判后按医保比例报销。 -
责任未明确前的临时处理方式
若纠纷责任尚未认定,患者已垫付的医疗费用可先按医保政策报销。待责任划分后,医保部门有权向过错方追偿已支付款项,或要求患者退还本应由医院承担的部分。
提示:医疗纠纷涉及费用报销时,建议及时保存诊疗凭证、鉴定结果等证据,并咨询医保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确保权益不受损。医保基金是公共资源,依法使用才能保障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