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保报销目录覆盖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三大类,重点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其中甲类药品全额报销,乙类药品需自付部分费用。 参保人员可通过“上海医保”官网或APP实时查询目录明细,报销比例根据医院等级、参保类型(职工/居民)等因素浮动。
-
药品报销
- 甲类药品(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全额纳入报销,如抗生素、降压药等。
- 乙类药品(疗效好但费用较高)需个人先行自付5%-20%,如部分抗癌靶向药。
- 目录动态调整,每年新增谈判药品(如2024年新增15种罕见病用药)。
-
诊疗项目与医疗服务
- 常规检查(CT、核磁共振)按医院等级报销50%-90%,三级医院比例较低。
- 高值耗材(心脏支架等)设报销上限,超出部分自费。
- 中医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纳入报销,年度限额2000元。
-
报销注意事项
- 非目录内项目(如整形美容、特需门诊)不予报销。
- 异地就医需提前备案,报销比例下降10%-20%。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支付目录内自付部分。
建议定期关注目录更新,合理规划就医选择。急诊或特殊疾病可申请“绿色通道”提高报销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