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梗阻的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严重时可引发脱水、休克甚至多器官衰竭。早期识别关键症状(如绞痛持续加重、呕吐物带粪臭味)是避免肠穿孔等致命并发症的关键。
- 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初期间歇性发作,随梗阻加重转为持续性剧痛。高位梗阻疼痛集中在上腹,低位梗阻则以下腹或左下腹为主。若疼痛突然减轻但腹胀加剧,需警惕肠麻痹或坏死。
- 呕吐:早期呕吐胃内容物,后期因肠内容物滞留发酵,吐出物呈粪臭味。高位梗阻呕吐频繁,低位梗阻呕吐延迟但更剧烈。
- 腹胀:梗阻位置越低,腹胀越显著。特征性表现为不对称腹胀(如肠扭转)或全腹膨隆(麻痹性梗阻),常伴肠鸣音亢进或消失。
- 排便异常:完全性梗阻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但部分患者初期仍可排出梗阻远端残留粪便,易误诊为不完全梗阻。若排出暗红色血便,提示肠绞窄可能。
- 全身症状:脱水(口渴、尿少)、电解质紊乱(肌无力、心悸)及感染(发热、寒战)多见于晚期,休克(血压下降、意识模糊)为危急信号。
提示:暴饮暴食、腹部手术史或长期便秘者属高危人群。若腹痛超过6小时伴呕吐、腹胀,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泻药或止痛药加重病情。术后早期活动、高纤维饮食及定期体检可显著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