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是下肢血管严重病变的信号,常见病因包括腘动脉瘤、急性动脉栓塞、外伤性损伤(如骨折或脱位),以及腘动脉陷迫综合征(PAES)等。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疽甚至截肢风险。
- 腘动脉瘤:血管壁局部扩张形成瘤体,压迫或血栓形成会导致搏动减弱。早期可能无症状,但68%的病例在5年内出现并发症,如肢体缺血、疼痛或坏疽。
- 急性动脉栓塞:血栓或斑块脱落堵塞血管,表现为突发疼痛、苍白、麻木及搏动消失。病情进展迅速,需紧急溶栓或手术取栓。
- 外伤性损伤:股骨髁上骨折、膝关节脱位等可直接损伤腘动脉,截肢率显著增加,需立即手术重建血供。
- 腘动脉陷迫综合征(PAES):常见于年轻运动员,因肌肉或解剖异常压迫动脉,运动后出现小腿疼痛、间歇性跛行,易被误认为运动劳损。
发现症状应尽早就医,通过超声、CT血管造影等明确诊断。治疗包括药物(抗凝、溶栓)、手术(血管重建、解除压迫)及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控制血脂)。下肢无小事,异常搏动莫忽视——及时干预可避免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