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会计做账需要遵循规范的会计流程和科目设置,具体可分为以下步骤:
一、基础核算流程
-
原始凭证审核
根据出纳提交的银行单据、发票、报销单等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凭证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
编制记账凭证
完成审核后,依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明确借贷科目及金额,并附上原始凭证张数。
-
账簿登记
-
按照会计科目分类登记明细分类账,记录具体业务细节。
-
定期汇总明细账数据,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并登记总账。
-
-
期末处理
-
进行月末结账,包括计提折旧、摊销、预提费用等调整分录。
-
对账核对,确保账证、账账、账实相符。
-
-
财务报表编制
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并附上分析说明。
二、特殊注意事项
-
科目设置
根据社区性质选择适用会计制度,如民间非营利组织可参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社区医院则需遵循医疗行业规范。
-
票据管理
-
现金收支需通过银行对账单核对,存取款凭证需与实际业务匹配。
-
发票需分类整理,进项发票需与采购合同对应。
-
-
税务合规
定期计提税费(如增值税、社保等),并申报纳税。
三、规范要求
-
凭证规范 :凭证需包含日期、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等信息。
-
档案管理 :记账凭证、报表等需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
审计准备 :保留完整的财务数据及审计所需的辅助材料。
四、示例流程图
原始凭证 → 审核 → 记账凭证 → 明细账 → 总账 → 期末调整 → 财务报表
通过以上步骤,社区会计可确保财务数据准确、合规,并为社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若涉及复杂业务,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