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失和降是中医术语,指胃气不降、功能失调引发的消化系统问题,表现为腹胀、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其核心在于胃的"降浊"功能受阻,导致食物滞留或气机逆乱。
-
典型症状
胃失和降常见症状包括:饭后腹胀明显、频繁打嗝或嗳气、胃部有灼热感、晨起口苦,严重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常在情绪波动或饮食不节后加重。 -
主要病因
- 饮食因素:暴饮暴食、嗜食辛辣冷饮
- 情志失调:长期焦虑、抑郁导致肝气犯胃
- 外邪侵袭:寒湿或湿热邪气阻滞胃部
- 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推动无力
-
调理原则
中医治疗以"和胃降逆"为主,常用陈皮、半夏、旋覆花等药材。日常建议少食多餐、避免生冷油腻,饭后适量散步助消化,情绪紧张时可按摩中脘穴(肚脐上4寸)。 -
与相似病症区别
不同于胃溃疡的固定疼痛,胃失和降以胀闷感为主;与单纯消化不良相比,多伴有明显的气逆症状(如嗳气、反流)。长期不调可能发展为慢性胃炎。
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体重骤降,需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细嚼慢咽、保持情绪舒畅,夜间反酸者可垫高枕头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