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气促需要治疗,其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而异,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当新生儿出现气促时,首先要确保呼吸道的畅通。家长可以用棉签蘸温水轻轻湿润宝宝的鼻腔,缓解鼻塞症状。如果鼻腔分泌物较多,可使用吸鼻器轻轻吸出,但操作时要格外小心,避免损伤宝宝娇嫩的鼻腔黏膜。
- 对于有鼻塞、流涕等症状的患儿,家长可用温热毛巾轻敷鼻部,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有助于缓解鼻塞,使呼吸更顺畅。
- 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羊水等,防止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等情况加重气促。
-
合理用氧
- 对于缺氧明显的患儿,应及早给氧。一般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0.5~1L/min。如果缺氧严重,则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为2~4L/min。在给氧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儿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防氧中毒。
-
调整体位
- 让患儿采取舒适的体位,如侧卧位或俯卧位,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避免让患儿仰卧位时舌根后坠阻塞气道,从而减轻气促症状。
-
控制感染
- 如果气促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如肺炎、支气管炎等,需要积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给予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以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呼吸道阻塞。
-
治疗原发病
- 针对不同的原发病进行治疗是关键。例如,如果是先天性喉喘鸣导致的气促,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待呼吸道通畅后气促可随之减轻。如果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需要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等。
-
维持正常体温
-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气促时容易因体温过高或过低而加重病情。要注意保持患儿的体温稳定,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保持在55%~60%为宜。穿衣不要过多或过少,以宽松舒适为宜。
-
营养支持
- 保证患儿有足够的营养摄入,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对于吃奶不好的患儿,可采用少量多次喂奶的方式,必要时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新生儿气促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症状,家长应及时带患儿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源等,以降低新生儿气促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