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气促是指宝宝呼吸频率异常增快(超过60次/分钟),可能由生理性适应不足或病理性疾病引起。关键亮点包括:生理性因素多与肺部发育不成熟有关,而病理性需警惕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时伴随发绀、三凹征,需立即就医。
- 生理性原因:新生儿呼吸系统未完善,尤其是早产儿,肺扩张能力弱或横膈肌力量不足,可能导致短暂气促,通常48小时内缓解。
- 常见病理性因素:
- 肺部疾病:如感染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表现为呼吸急促伴发热、咳嗽;
- 心脏问题: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导致供氧不足,引发气促并伴随浮肿、多汗;
- 其他:低血糖、酸中毒等代谢异常或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影响呼吸。
- 紧急症状识别:若气促合并面色青紫、呻吟声、呼吸暂停超过15秒,需紧急送医,避免窒息或呼吸衰竭。
- 家庭观察与处理: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包裹过紧;喂奶时注意姿势防呛咳,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呼吸频率和症状变化。
多数新生儿气促为生理性,但持续或加重需专业评估。家长应掌握基础判断方法,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确保宝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