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缴纳社保满15年,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具体金额与缴费基数、社平工资等因素相关。按2023年数据测算,最低基数缴纳15年,退休金约2220元/月;按平均基数缴纳,可达3087元/月,实际金额随政策动态调整。
1. 基础养老金计算方式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海上年度社平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基数)÷ 2 × 缴费年限 × 1%。例如,2023年上海社平工资为12183元/月,若按最低基数7310元缴纳15年,则基础养老金=(12183+7310)÷2 ×15×1%≈1462元/月;按平均基数12183元缴纳,基础养老金可达(12183+12183)÷2 ×15×1%≈1827元/月。
2.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60岁退休为139个月)。假设按最低基数7310元缴纳15年,个人账户储存额约7310×8%(缴费比例)×12个月×15年≈10.5万元,每月领取额约105000÷139≈758元;按平均基数12183元缴纳,个人账户储存额约17.5万元,每月领取额≈1260元。
3. 缴费基数与年限的影响
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例如,缴费基数从最低提升至社平工资的100%,养老金可增加约40%;若缴费年限超过15年,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比例增加1%,个人账户储存额同步累积。
4. 政策调整因素
养老金与社平工资挂钩,上海社平工资年均增长约5%-8%,未来退休人员领取的金额可能高于当前测算值。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近年约6%-8%)也会影响最终收益。
总结:上海社保缴满15年,退休金范围通常在2200-3100元/月,具体取决于缴费水平。建议尽早规划,根据经济条件选择更高基数或延长缴费年限,以提升养老待遇。实际领取金额以退休时社保局核算为准,可通过“上海人社”APP或线下窗口查询个性化测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