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31省养老金计发基数排名已明确,上海以12307元蝉联榜首,北京、西藏紧随其后,深圳、广东等经济强省稳居第一梯队。区域差异显著,新疆以9.27%的涨幅成为增长最快地区,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基数水平偏低但增速亮眼,养老金待遇与地方经济、政策倾斜密切相关。
从排名表可见,上海、北京、西藏、深圳、广东位列前五,计发基数均突破9000元大关。上海凭借12307元的基数稳居全国第一,北京以11883元次之,西藏因特殊政策支持基数达11546元,深圳作为计划单列市基数达11181元,广东则以9307元跻身前列。
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的计发基数涨幅领跑全国。新疆基数虽为8332元,但9.27%的增速远超其他地区;黑龙江基数仅7010元,但对比2023年的6430元,两年累计涨幅超9%;内蒙古基数7469元,增速5.36%,显示区域经济与政策对养老金的双重拉动。
区域差异呈现“阶梯式”分化:
- 第一梯队(11000元以上):上海、北京、西藏,基数远超其他省份;
- 第二梯队(8000-10000元):广东、天津、青海、浙江等经济发达或政策倾斜地区;
- 第三梯队(7000元以下):江西、广西、黑龙江等省份,基数偏低但部分增速可观。
养老金计发基数直接影响退休待遇,经济水平、社平工资、政策导向是核心影响因素。参保人可关注地方经济动态与社保政策调整,提前规划缴费策略,确保未来养老金水平与生活需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