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医提升学历的政策,综合国家及地方最新措施如下:
一、国家层面政策
-
学历提升通道开放
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订单定向培养、社会招聘、上级机构派驻巡诊、成人高等教育等方式,支持村医获得本专科学历。
-
学历与职业发展挂钩
村医取得的本专科毕业证书可作为晋级、晋职、入编考试及执业资格考试的依据,且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考试需本科及以上学历。
-
中专学历淘汰趋势
国家逐步停止中职农村医学专业招生,未来将全面淘汰中专学历村医,转向大专及以上学历培养。
二、地方配套政策
-
专项培养计划
-
湖北省 :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全日制脱产学习等方式推进学历提升,保留村医岗位,符合条件的可纳入订单定向培养计划。
-
芜湖市湾沚区 :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区管乡聘”机制统筹人才培养,36名村医通过高职学历提升计划进入高校深造。
-
广西省 :放宽中专村医报考限制,通过3-5年工学交替学习获得大专学历,含生活补助。
-
-
职业发展保障
-
允许村医报考乡镇卫生院编制,服务满6年且考核优秀者优先聘用。
-
推广“区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远程会诊、专家巡诊提升专业水平。
-
支持早参保、多缴费,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
-
-
专项招生计划
-
广西 :2020年专项招生1900名基层医务人员,实行弹性学习形式。
-
山东省 :2025年春季高考新增医学类本科招生计划,乡村医生可通过综合评价入学。
-
三、其他支持措施
-
培训体系完善 :多地开展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专题培训,采用脱产与在线学习结合方式。
-
待遇激励 :如湖北省发放1万-1.3万元/年生活补助,吉林省提供免学费、奖助学金等。
总结
村医学历提升政策呈现“国家引导、地方配套、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格局,重点通过专项计划、职业保障和待遇激励,推动中专学历村医向大专及以上学历转型,同时强化执业能力培训,以适应基层医疗卫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