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经气滞,主要是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致使气机郁滞,情志因素是主因,病邪侵扰、劳逸与用药不当、久病等也会引发。具体如下:
- 情志内伤:中医讲肝在志为怒,异常情志里过怒最易致肝气不舒。忧思等情绪变化也会让肝失疏泄,造成气机不畅,形成肝经气滞。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肝脏疏泄功能,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情绪波动过大,像大怒、大悲,也会伤肝引发肝气郁结,进而形成肝经气滞。
- 病邪侵袭:痰浊、瘀血、水湿等病理产物,均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滞不通,形成肝经气滞。外感邪气或内伤之病久不愈、劳逸不调、用药失当等,会损耗正气,影响气的运行,或致人体阴阳失衡、气虚血少,肝失所养,疏泄气机功能减退,引发肝经气滞。
- 劳逸不调:长期过度劳累,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都会大量消耗气血,致使脏腑功能减退,肝脏疏泄功能受损,引发肝经气滞。而过度安逸、缺乏运动,也会使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肝脏疏泄,导致气机郁滞。
- 用药失当:药物使用不当,比如长期或过量服用某些伤肝药物,会损伤肝脏功能,影响其疏泄气机的作用,引发肝经气滞。
- 久病不愈:疾病长期不愈,会耗伤气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肝脏疏泄功能受损,气机不畅,形成肝经气滞。
肝经气滞受多种因素影响,日常要保持良好情绪、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呵护肝脏健康,预防肝经气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