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在古代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汉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唐代成为安西四镇之一,喀喇汗王朝时期更成为其东部重镇和陪都。这片“玉石之城”作为丝绸之路要冲,历经疏勒国、喀喇汗王朝、叶尔羌汗国等政权更迭,始终是中西文明交汇的核心。
-
疏勒国时期(秦汉至唐初):喀什最早为疏勒国属地,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与中原建立联系。东汉班超驻守17年,巩固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辖。唐代设疏勒都督府,列为安西四镇之一,战略地位显著。
-
喀喇汗王朝(10-13世纪):回鹘西迁后建立的喀喇汗王朝以喀什噶尔为东都,推动伊斯兰文化传播,并成为中亚重要政治经济中心。
-
元明时期的政权变迁:元代为察合台汗国封地,明代属叶尔羌汗国核心区,清初为准噶尔部控制,乾隆时期设参赞大臣,彻底纳入清朝治理体系。
-
多元文明的熔炉:作为丝绸之路枢纽,喀什融合了汉唐文化、伊斯兰文明和蒙古传统,艾提尕尔清真寺等遗迹见证其深厚历史积淀。
喀什的政权演变折射出新疆与中原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玉石之城”的美誉至今仍闪耀于历史文化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