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梗死是一种因脊髓供血动脉发生闭塞或血栓形成而导致的脊髓缺血性病变,常表现为突发性疼痛、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等症状。
主要症状
- 突发性疼痛:通常在梗死部位出现根性疼痛或弥漫性疼痛。
- 运动障碍:患者可能短时间内出现迟缓性瘫痪,随后可能转为痉挛性瘫痪。
- 感觉异常:痛温觉缺失,但深感觉保留,常表现为传导束型分离性感觉障碍。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出现排尿困难、便秘或血压波动等。
诊断方法
- 症状和体格检查:通过节段性肌萎缩、腱反射消失等指标判断脊髓受损节段。
- 影像学检查:MRI和血管造影是确诊的重要手段,MRI可显示脊髓轻度增粗,T2W1呈高信号。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脱水剂(如甘露醇)和神经保护剂(如依达拉奉)是常用治疗手段。
- 康复训练:急性期后进行针灸、康复训练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手术干预:如脊髓水肿严重,可行椎板切除减压。
预防措施
-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度运动。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等高危因素。
脊髓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如出现疑似症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