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一部位的肌肉持续收缩,导致异常的姿势和运动障碍。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原发性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遗传。
- 继发性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常是基底核、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等病变的症候,如肝豆状核变性、神经节苷脂沉积症等。
临床表现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因受累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眼睑痉挛:表现为不自主的频繁眨眼或睁眼困难。
- 书写痉挛:在书写时出现手部肌肉的紧张和痉挛,影响书写的流畅性。
- 颈部肌张力障碍:导致头部不自主地向一侧扭转或倾斜。
诊断
对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肌张力障碍患者较易诊断。确定综合征后,还应查找病因,如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治疗
- 药物治疗:包括苯海索、地西泮、巴氯芬、卡马西平等,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为主。
- 康复训练:改善肌肉功能和姿势控制。
-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对部分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 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如神经切断术、丘脑损毁术等。
预后
部分患者症状可在数月内自然缓解,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少数患者症状可能持续加重。长期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适应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保养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善肌肉功能。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