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DNA粗提取过程的教学内容,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教材版本与章节定位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该书第5章《DNA和蛋白质技术》第1节详细介绍了DNA粗提取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强调利用DNA与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
-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实验原理部分明确指出:
-
利用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0.14mol/L时溶解度最低)进行沉淀;
-
通过酒精沉淀去除蛋白质,再通过离心或过滤纯化DNA。
-
二、核心提取步骤
-
材料准备
- 鸡血或哺乳动物血液(需抗凝处理)。
-
DNA溶解与沉淀
- 将血液与0.14mol/L柠檬酸钠溶液混合,离心或静置沉淀获取血细胞液。
-
蛋白质去除
- 向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并搅拌,使蛋白质溶解于酒精中,过滤后弃去酒精。
-
DNA纯化
- 重复溶解、沉淀、过滤步骤,可结合酚酞染色进一步纯化DNA。
三、注意事项
-
温度控制 :DNA在80℃以上变性,但高温会破坏DNA结构,因此需在沸水浴中短暂加热鉴定;
-
试剂选择 :使用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可特异性染色DNA,呈现蓝色。
四、教学建议
该实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的经典案例,建议结合教材图示和视频资源,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化学性质在分子分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实验操作规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