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中“自付”和“自费”的核心区别在于:自付是医保目录内需个人承担的部分(如起付线、按比例分担等),而自费是目录外需全额自担的费用。两者共同构成医疗总费用中个人支出部分,但报销规则和适用范围截然不同。
-
自付:医保范围内的“分担责任”
自付费用属于医保目录内项目,但需患者按规则分担,包括起付线以下金额、乙类药品先行自付比例、封顶线以上部分等。例如,某次治疗医保目录内费用为4200元,报销3600元后,剩余600元即自付部分。这部分通常可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不足再补现金。 -
自费:医保目录外的“全额承担”
自费项目完全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如进口特效药、高端耗材或特需服务,需患者100%自掏腰包。例如,若治疗中使用300元的非医保药品,这300元即为自费费用,不纳入任何报销计算。 -
关键差异总结
- 范围:自付针对医保目录内,自费针对目录外。
- 比例:自付按规则分担(如10%-30%),自费需全额支付。
- 支付方式:自付可优先用医保个人账户,自费直接现金结算。
提示:就医前可查询医保目录,优先选择目录内项目以减少自费支出;同时关注起付线、封顶线等规则,合理规划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