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山上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自然因素:
一、气候条件限制
-
低温环境
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0℃,极端低温可达-20℃甚至更低。低温抑制了树木的光合作用、养分吸收等生理活动,导致生长缓慢或死亡。
-
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
年降水量仅数百毫米,且集中在夏季,冬季长期干旱。部分区域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无法满足树木生长需求。
-
大风影响
山地常年受大风侵袭,加剧土壤侵蚀,导致植被难以扎根和存活。
二、土壤条件限制
- 裸岩覆盖 :大部分山地为裸岩或砾石,缺乏适宜植物生长的肥沃土壤。仅在沟谷沉积物堆积处可见少量植被。
三、其他因素
-
海拔与二氧化碳浓度
虽然高海拔地区二氧化碳浓度较低可能影响光合作用,但这一因素在植被稀疏的成因中并非主导。西藏部分地区即便在更低海拔也因其他条件不适宜树木生长。
四、人为因素
-
缺乏人工绿化
拉萨及周边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大规模绿化工程较少,导致植被恢复缓慢。
补充说明
西藏并非完全无法种植树木,例如在河谷地带或人工林中可种植耐寒树种(如云杉、冷杉)。但自然条件仍是限制植被覆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