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汉族及少数民族医药实践形成的医学体系,其定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说明:
一、学科范畴
-
传统医学体系
中医药学是东亚地区长期实践形成的传统医学体系,以中国为中心,包含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核心内容。
-
学科组成
涵盖中草药学、针灸学、推拿学、气功学等多学科,强调整体性、个体化治疗。
二、理论基础
-
整体观与辨证论治
认为人体是脏腑经络有机整体,疾病与多种因素相关,治疗需结合“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辨证施治。
-
阴阳五行学说
以阴阳平衡为核心,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解释生理病理现象。
三、实践特点
-
治疗手段
包括草药内服、针灸、推拿、气功等,注重调和阴阳、疏通经络。
-
特色优势
强调治未病(预防)、调整机体功能而非单纯对抗疾病,具有调节性和整体性。
四、历史地位
-
文化瑰宝
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的智慧结晶,与西医形成互补。
-
现代发展
国家重点支持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西医结合,形成特色管理体制。
五、学术表述
在学术文献中,中医学被定义为“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注意 :该定义不包含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其理论体系有独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