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二十八脉是中医脉诊的核心内容,通过脉象特征判断人体气血运行及脏腑功能状态。以下是主要脉象的详解:
一、浮脉
-
特征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
临床意义 :主表证(如风寒感冒),亦可见于虚阳浮越证(如久病体虚)。
-
生理性 :形体消瘦者或夏季阳气升浮时可见。
二、沉脉
-
特征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脉位深沉。
-
临床意义 :主里证(如脏腑功能虚弱、寒证),有力为实证,无力为虚证。
-
生理性 :肥胖者或冬季气血收敛时可见。
三、迟脉
-
特征 :一息不足四至(约60次/分钟),脉动缓慢。
-
临床意义 :主寒证(如寒凝气滞),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
特殊案例 :久经锻炼者可能出现生理性迟脉。
四、数脉
-
特征 :一息五至以上(约90次/分钟),脉动急促。
-
临床意义 :主热证(如实火、阴虚),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
特殊案例 :阳虚浮越时可能出现浮数大无力。
五、滑脉
-
特征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
临床意义 :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
六、涩脉
-
特征 :往来艰涩,迟滞不畅,如细砂摩擦。
-
临床意义 :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等证。
七、虚脉
-
特征 :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
临床意义 :主虚证(如气血两虚、阳虚)。
八、实脉
-
特征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节奏鲜明。
-
临床意义 :主实证(如外感风寒、痰湿阻滞)。
九、洪脉
-
特征 :脉体阔大,轻取即得,来盛去衰,如波涛汹涌。
-
临床意义 :主阳热亢盛证(如外感热病极期),症见壮热、烦渴等。
十、细脉
-
特征 :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
临床意义 :主气血两虚、湿邪为病。
十一、微脉
-
特征 :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
临床意义 :主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十二、濡脉
-
特征 :浮细而软,轻取即得,重按不显。
-
临床意义 :主虚证、湿邪困阻。
十三、弱脉
- 特征 :沉细无力而软,主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十四、紧脉
-
特征 :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
-
临床意义 :主寒证、痛证、宿食。
十五、缓脉
- 特征 :一息四至,来去怠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