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盖在医学上称为“甲板”,是手指或足趾末端背侧的坚硬角质结构,由甲母基细胞不断角化形成,主要功能是保护甲床和增强触觉灵敏度。关键亮点:①医学名称是甲板,俗称指甲盖;②由多层角蛋白构成,每日生长约0.1mm;③与甲床、甲根等结构共同组成完整的“指(趾)甲”系统。
指甲盖的医学名称与结构
医学上,“指甲盖”特指外露的透明部分——甲板,其下方紧密连接的甲床富含血管和神经。甲板根部隐藏的甲母基是生长核心,若受损会导致指甲畸形。完整的指甲系统还包括甲沟(易发炎的边缘缝隙)、甲半月(根部白色弧影)等结构。
生长特点与健康关联
指甲生长速度受年龄、季节和健康状态影响:青壮年夏季每日可长0.1mm,而趾甲仅0.035-0.05mm。异常变化可能提示疾病:如甲板增厚变色或真菌感染(甲癣),黑色竖纹需警惕甲母痣瘤,杵状指可能关联心肺疾病。
功能与文化应用
除保护指尖外,指甲盖在中医炮制后称“人退”,曾用于止血、利尿。现代更多作为健康观察窗口,如月牙大小与遗传相关,白点多由微小创伤而非缺钙引起。
提示:定期观察指甲形态变化,避免过度修剪损伤甲沟。若出现持续异常(如黑线超3mm、甲板剥离),建议及时就医皮肤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