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改善方法多样,主要有关注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基础疾病、采用药物与手术治疗等。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 生活方式调整:规律运动可增强心脏功能与血管弹性,如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游泳等。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蔬果,减少饱和脂肪与高盐食物,减轻心脏代谢负担。戒烟限酒也很关键,吸烟损害心血管内皮,酒精过量易引发心律失常,戒烟戒酒可降低房颤风险。长期精神压力易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引发心律失常,可通过冥想、瑜伽、旅游等舒缓压力、调节情绪,维持心脏正常节律。
-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将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能减少心脏压力与血管损伤。严格管控血脂,降低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心脏血管。有效控制血糖,避免高血糖对心肌及神经的不良影响,降低房颤发生几率。
- 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减少房颤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还可用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如 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由于房颤患者易形成血栓,增加栓塞性疾病风险,抗凝治疗很重要,但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出血风险,并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 手术治疗:电复律是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适用于病情危急、房颤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不过电复律后仍可能复发,需配合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导管消融是微创介入治疗手段,通过导管将能量送达心脏特定部位,消除异常电活动病灶,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是较好选择。外科手术如迷宫手术等,通过在心脏制造特定切口阻止异常电传导恢复正常心律,通常在其他治疗无效或存在心脏结构性病变时考虑,但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相对较高。
心房纤颤的改善需综合多方面措施,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