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共济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改革措施,虽然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也存在以下主要弊端:
一、资金层面风险
-
基金可持续性压力
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医疗费用上涨导致医保基金收入减少,共济机制可能因资金不足影响保障水平。
-
缴费意愿变化
家庭成员可共享个人账户资金可能降低参保积极性,导致整体医保缴费减少,影响基金收入。
二、管理与服务挑战
-
滥用与腐败风险
医保基金使用监管难度增加,存在虚假报销、资源浪费等潜在风险。
-
资源分配不均
无法精准匹配医疗需求与基金支出,可能加重健康状况较差者的负担,而健康人群可能受益较少。
三、使用体验问题
-
政策理解偏差
多数人对共济账户的使用规则(如报销比例、转移限制)存在困惑,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
家庭内部矛盾
缺乏明确协议可能导致家庭成员间因医疗费用分担产生纠纷,甚至出现健康人“买单”的现象。
四、其他潜在问题
-
门诊共济的局限性 :目前仅覆盖住院和药店自付费用,对门诊慢性病的长期管理支持不足。
-
技术支撑需求 :需建立更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以应对参保人数增加和复杂场景管理需求。
建议 :未来可通过优化账户管理、完善监管机制、强化政策宣传等措施,平衡共济效果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