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土保持方案的小知识点,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水土保持方案的核心要素
-
定义与目标
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维护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支持可持续发展。
-
编制范围
适用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易损区域,涵盖生产建设项目(如基建、采矿、房地产开发等)。
-
主要内容
包括水土流失现状评估、目标与任务、具体措施(如工程、植物、临时防护)、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二、编制要求与程序
-
审批权限
需报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具体分级由地方规定。
-
编制时间
项目核准/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开工前报批。
-
编制单位
可自行编制或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完成。
三、法律责任与监督
-
违法后果
未批先建属违法行为,可能被责令停止施工、罚款;已投入运营两年以上未补批的,将面临处罚。
-
监测与评估
需制定监测计划,定期评估方案效果,及时调整改进。
四、其他关键点
-
补偿机制 :水土保持补偿费按面积或土方量收取,用于生态修复,具体标准由地方制定。
-
特殊情况 :项目规模或选址变动需重新报批,日常运营中需备案变更情况。
以上内容综合了水土保持法的框架要求与实际编制要点,涵盖从方案编制到后期管理的核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