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氧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关键点在于明确病因、控制危险因素、改善心肌供血,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缺氧程度和基础疾病制定。
-
明确病因是治疗前提
心肌缺氧常见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贫血、肺病或痉挛性心绞痛。需通过心电图、冠脉CTA或造影确诊,如冠心病患者需评估血管堵塞程度,贫血患者需排查失血或造血功能障碍。 -
急性发作需立即干预
突发胸痛、气短时立即含服硝酸甘油,保持静卧并呼叫急救。若确诊急性心肌梗死,需在黄金120分钟内进行溶栓或支架手术,恢复血流可挽救濒死心肌。 -
长期管理核心措施
- 药物: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降低耗氧,他汀类稳定斑块
- 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
- 控制三高:血压<140/90mmHg,LDL-C<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
特殊情况的处理
微血管病变患者可使用尼可地尔改善微循环,严重心动过缓需安装起搏器。合并糖尿病者需优先选择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兼具护心作用。
提示:即使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查偶然发现)也需治疗,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若活动后出现牙痛、左肩放射痛等不典型症状,应及时排查心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