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酶分泌或排出量降低需通过病因治疗、胰酶替代、饮食调整及生活方式干预综合管理。关键措施包括补充胰酶制剂缓解消化障碍、低脂高蛋白饮食减轻胰腺负担、戒酒戒烟避免病情恶化,以及定期监测营养状态预防并发症。
-
胰酶替代治疗(PERT):口服胰酶肠溶胶囊(如胰酶肠溶胶囊、多酶片)是核心手段,需随餐服用以帮助分解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成人初始剂量通常为25,000~40,000 IU脂肪酶/餐,严重者需增至75,000~80,000 IU。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对胰酶的破坏。
-
饮食优化:减少油腻及高纤维食物,选择易消化的低脂高蛋白饮食(如鱼类、瘦肉、豆制品),少量多餐。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微量元素(如锌、铁),避免营养不良。
-
病因控制:积极治疗胆结石、慢性胰腺炎等原发病。胆源性患者需解除胆道梗阻;酒精性患者必须彻底戒酒;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患者需同步管理代谢异常。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胃肠蠕动。保持情绪稳定,减少精神压力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
定期随访:通过粪便弹性蛋白酶检测、营养指标监测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可追踪胰腺结构变化。
总结:胰酶分泌不足需长期管理,结合医疗干预与日常调理。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注重饮食细节,并定期复查以优化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