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异物吸入、炎症肿胀和肿瘤压迫,这三种情况占临床病例的80%以上。阻塞可能发生在鼻腔、咽喉、气管等部位,轻则导致呼吸困难,重则危及生命,需及时识别和处理。
-
异物吸入
儿童误吞玩具零件、坚果等小物件是典型场景,成人则多见于进食时食物卡喉。异物会瞬间堵塞气道,引发剧烈呛咳、面色青紫,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长期滞留可能引发局部感染或肉芽肿。 -
炎症肿胀
急性会厌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感染性疾病会使黏膜高度水肿,气道在数小时内迅速变窄。患者常伴发热、吞咽疼痛,严重时出现"三凹征"。过敏反应(如蜂蜇后喉头水肿)也属此类,需肾上腺素紧急干预。 -
肿瘤压迫
甲状腺癌、喉癌等占位性病变会渐进性压迫气管,早期表现为夜间哮鸣音,晚期出现持续性呼吸困难。长期吸烟者若声音嘶哑超3周,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支气管内肿瘤可能引发肺不张。
预防呼吸道阻塞需注意:婴幼儿远离细小物品,进食时避免说笑;反复炎症发作者应排查免疫缺陷;40岁以上人群定期做喉镜筛查。突发窒息时保持冷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尝试清除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