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甚至危及生命的一种突发状况,医学上也称为猝死。
心脏骤停的成因
- 心源性因素: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
- 非心源性因素:包括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药物过敏或中毒、麻醉意外等。
心脏骤停的典型症状
- 突发意识丧失、心脏停跳。
- 呼吸停止、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 可伴有短暂抽搐、叹息样呼吸、瞳孔散大。
急救方法
- 心肺复苏(CPR):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体外除颤(AED):在公共场所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
- 药物治疗:如肾上腺素、胺碘酮等,有助于恢复心跳。
预防措施
-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 疾病管理: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定期体检。
- 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总结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且危及生命的状况,了解其成因、症状和急救方法至关重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疾病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脏骤停的风险。若发现有人晕厥或失去意识,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