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补缴社保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员工就补缴社保费用达成的书面协议,需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以下是协议的基本框架及填写要点:
一、协议基本信息
-
协议标题
明确标注“单位补缴社保协议”或“社保补缴协议”。
-
签订主体
-
甲方(用人单位) :需填写公司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及联系方式。
-
乙方(员工) :填写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及工号(可选)。
-
二、补缴内容与标准
-
补缴范围
明确包含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
补缴时间
通常为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欠缴时段至协议签署日,具体以社保部门核算为准。
-
补缴金额
根据员工工资、缴费基数及比例计算,不得低于当地最低标准。
三、补缴方式与责任
-
支付方式
通过银行转账划入员工社保账户,需提供员工银行账号。
-
单位责任
-
承担补缴责任,包括滞纳金、罚款等。
-
若多次漏缴,员工有权要求解除合同。
-
-
员工责任
-
承担个人应缴部分。
-
提供真实劳动关系证明、工资流水等材料。
-
四、协议条款
-
保密条款
员工需对协议内容及补缴细节保密,未经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
违约责任
-
未按时补缴需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
员工若拒绝补缴个人部分,可能影响后续社保待遇。
-
-
争议解决
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解决争议,明确适用法律(如《劳动法》《社会保险法》)。
五、协议签署
-
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单位)或个人印章(员工)。
-
单位需留存协议副本备查。
注意事项
-
时效性 :补缴需在社保缴费年限中断后2年内提出。
-
材料准备 :需提供工资单、社保欠缴证明等材料。
-
法律后果 :漏缴可能影响员工医疗报销、养老金计算等权益。
建议协议中增加“协议生效条件”(如社保补缴完成)及“终止条件”(如补缴完毕或协议解除)等条款,以增强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