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综合了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感染控制等多方面要求:
一、医院管理(228分)
-
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
-
办公室、医务科、质控科等职能科室齐全,每缺一科扣1分;
-
临床科室需设置急诊科、内科/外科等基础科室,专科设置达标(如内科≥4个专科、外科≥3个专科);
-
全院重点专科数量≥3个,每个专科床位数≥20张。
-
-
人力资源管理
-
实际开放床位数与编制床位一致;
-
医护人员结构合理,正高级、副高级医师占比达标。
-
-
资产与财务管理
-
资产分类管理完善,维护及时;
-
财务规范,预算控制严格,无医疗人员参与医疗行为。
-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300分)
-
诊疗技术能力
-
拥有CT、核磁共振等先进设备,诊疗技术达到省级标准;
-
能开展微创手术、介入治疗等复杂诊疗项目。
-
-
医疗质量管理
-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事故报告机制完善;
-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监测与反馈。
-
-
医疗安全管理
-
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反应机制健全;
-
每年开展医疗安全培训。
-
三、感染控制与手卫生(100分)
-
手卫生规范
-
配备有效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使用便捷;
-
全院手卫生依从性≥95%,重点科室(如手术室)达标率100%。
-
-
医院感染控制
-
制定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
定期开展感染监测与防控效果评估。
-
四、服务能力与持续改进(100分)
-
服务项目与效率
-
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
患者满意度达到一定标准。
-
-
持续改进机制
-
定期总结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
职能部门对手卫生、诊疗规范进行定期督导与反馈。
-
五、其他要求
-
医院环境整洁,饮食服务、床位条件达标;
-
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以上细则综合了2012年及近年更新的标准,强调医院需在硬件设施、人员管理、质量保障等多方面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