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医疗改革迎来多方面重大调整,旨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并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以下是主要政策亮点:
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按病种付费(DRG/DIP)全面推行
2025年医保支付方式转向按病种付费,通过疾病诊断分组或分值打包结算,实现“一口价”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并激励医院提高服务效率。
-
结余留用与超支分担机制
医院控费后产生的结余可留用,超支部分由医保基金和医院共同承担,平衡控费压力与医疗服务质量。
二、药品目录与用药管理
-
药品集采与降价
药品集中采购覆盖更多药品,通过“以量换价”模式降低药价,预计慢性病常用药降幅超50%,减轻患者自付压力。
-
药品追溯码全场景应用
全国范围内统一应用药品追溯码,实现药品生产、流通信息可追溯,打击假药劣药,提升用药安全。
三、就医结算与流程优化
-
取消门诊预付金
全国公立医疗机构自2025年3月起取消门诊预交金,缓解患者经济负担,尤其对急诊患者意义重大。
-
住院押金调整
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平均水平,避免高额押金带来的经济压力。
-
跨省就医结算升级
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京津冀等地已实现免备案直接结算,患者无需垫付费用。
四、医保覆盖与权益保障
-
扩大医保覆盖范围
取消户籍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均可参保;连续参保满4年可获大病保险额度提升奖励。
-
断保约束机制
除新生儿外,断保后需等待才能恢复医保待遇,保障医保基金稳定运行。
五、其他便民措施
-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实时调阅,避免重复检查。
-
基层医疗服务强化
社区医院报销比例高于三级医院(如北京90%、三甲70%),鼓励慢性病管理下沉社区。
这些政策通过改革支付方式、优化就医流程、扩大医保覆盖等多措并举,旨在实现“少花钱看好病”的目标,提升全民医疗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