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桃样血痰是肺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咳出棕红色或深褐色、质地黏稠的痰液,因含坏死肺组织和血液混合后形似腐烂桃肉而得名。患者常伴有长期咳嗽、胸痛,部分可能出现游走性皮下结节或胸腔积液,需警惕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多器官损害。
-
外观与触感:痰液呈棕红色果酱状,带有颗粒状坏死组织,黏稠度高于普通痰液,放置后可能分层。因含大量血液分解产物,颜色从鲜红逐渐变为暗红或褐色,与普通血痰的鲜红色有明显区别。
-
伴随症状:
- 呼吸道表现:持续咳嗽、胸痛(尤其深呼吸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气促或胸腔积液导致的压迫感。
- 全身反应:低热、乏力,若虫体移行至其他器官,可能引发腹痛(腹型)、头痛(脑型)或皮下结节(结节型)。
- 特异性体征:约半数患者出现游走性皮下包块,按压有压痛,常见于腹部或胸背部。
-
病因与病理:由并殖吸虫寄生肺部引起,虫体移行造成组织坏死、出血,形成囊肿。囊肿破裂后坏死物质与血液混合排出,即表现为烂桃样痰。生食溪蟹、蝲蛄等中间宿主是主要感染途径。
-
鉴别要点:需与肺结核(铁锈色痰)、支气管扩张(鲜红血痰)、肺癌(带血丝痰)区分。烂桃样痰的棕褐色坏死组织是其独特标志,结合疫区接触史和免疫学检查可确诊。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近期有生食淡水蟹类史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早期用药(如吡喹酮)疗效显著,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肺纤维化或脑部病变。预防关键在于避免生食淡水水产,疫区居民需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