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功能减退需通过激素替代疗法为核心手段,结合病因治疗与生活管理综合干预。其核心在于针对性补充缺乏的激素(如肾上腺、甲状腺、性腺激素等),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肾上腺功能不足,并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个体化调整方案。以下为具体处理要点:
-
激素替代治疗
- 肾上腺轴:首选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需模拟生理分泌节律分次服用,应激状态需增量。
- 甲状腺轴:补充左甲状腺素钠,但需在肾上腺功能纠正后开始,避免诱发危象。
- 性腺轴:育龄期女性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序贯疗法,男性用睾酮替代;有生育需求者需促性腺激素治疗。
- 生长激素:儿童矮小症患者需长期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成人需评估代谢获益后决定。
-
病因与并发症管理
- 垂体瘤患者需手术或放疗解除压迫,术后仍需长期激素监测。
- 围产期大出血导致的希恩综合征需预防感染,并早期启动激素替代。
- 定期监测电解质、骨密度及心血管指标,防范长期替代治疗的副作用。
-
生活干预与支持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与应激事件。
- 高蛋白、高钙饮食,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 佩戴医疗警示手环,随身携带应急激素(如糖皮质激素针剂)。
提示:患者需终身随访,激素剂量需随年龄、体重及合并症动态调整。突发呕吐、高热或意识模糊时,立即就医排查垂体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