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粪样呕吐物的核心在于快速隔离污染源、严格个人防护、科学消毒处理,避免病毒扩散。 关键步骤包括:疏散人群、佩戴防护装备、使用高浓度含氯消毒剂覆盖呕吐物30分钟以上、专用工具清理污染区域,同时需注意后续健康监测与环境通风。
-
紧急疏散与隔离
立即疏散无关人员至2米外,避免气溶胶传播。将患者转移至单独空间或送医,指导其使用一次性呕吐袋防止二次污染。若呕吐发生在公共区域(如教室、餐厅),需暂停使用并设置隔离标识。 -
防护装备穿戴
处理人员必须佩戴一次性口罩、橡胶手套、防水鞋套、帽子及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操作前后均需规范洗手,防护用品按医疗废物处理。 -
消毒覆盖与清理
- 固体呕吐物:用含有效氯5000mg/L剂(如84消毒液)完全覆盖,作用30分钟后包裹移除。若无专用消毒剂,可用20%漂白粉乳剂替代。
- **液体呕吐:按比例加入漂白粉(每1000ml液体加50g)搅拌,静置2小时再清理。
- 污染表面:以呕吐物为中心,用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米范围内区域,30分钟后清水冲洗。
-
工具与后续处理
清洁工具(拖把、抹布)需用5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洗晾干后专用存放。污染废弃物装入双层垃圾袋密封,标注“呕吐物”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完成消毒后开窗通风至少30分钟。 -
健康监测与预防
处理人员需连续3天监测健康状况,出现呕吐腹泻立即就医。集体场所应配备呕吐应急处置包,定期培训工作人员,避免儿童参与清理。
提示:诺如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酒精无效,必须使用含氯消毒剂。家庭或机构发生呕吐事件后,需重点消毒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防止间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