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与温度觉减退而压觉存在,通常是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典型表现,属于感觉分离性障碍,常见于20-50岁肥胖男性,表现为局部麻木、刺痛或烧灼感,但触压觉保留。 其核心病因与神经受压、代谢异常或感染相关,需针对性治疗以避免慢性化。
-
病因分析
主要因股外侧皮神经受压或损伤,如脊椎病变(椎间盘突出、腰椎骶化)、盆腔肿瘤、妊娠等机械压迫;其次为感染(带状疱疹、梅毒)、酒精中毒或维生素B12缺乏等代谢因素。寒冷潮湿环境易诱发症状加重。 -
典型症状
患者大腿前外侧出现麻木、蚁行感或烧灼样疼痛,痛温觉明显减退,但轻触和深压觉正常。长时间站立或劳动后症状加剧,休息后可缓解,部分伴随皮肤干燥、毛发减少等营养性改变。 -
诊断与鉴别
需通过体格检查确认感觉分离特征,并排查糖尿病神经病变、脊髓空洞症等类似疾病。脊髓空洞症表现为节段性痛温觉缺失,而糖尿病神经病变多为对称性远端感觉异常。 -
治疗与预防
物理疗法(电疗、热疗)和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B12)是基础方案,顽固病例需神经阻滞或松解手术。控制血糖、避免久站及寒冷刺激可降低复发风险。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慢性患者需长期随访,结合康复训练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