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需根据病因辨证施治,中药可通过利水渗湿、平肝熄风等作用辅助缓解症状,但无法根治,需结合西医治疗。 以下为中医调理的常见方案:
- 利水渗湿类中药:茯苓、白术、泽泻等可减轻脑水肿,缓解头痛、眩晕;车前子通过利尿作用间接降低颅内压,适用于湿热型患者。
- 清热平肝类方剂:天麻钩藤饮(含天麻、钩藤)可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龙胆泻肝汤适用于肝火上炎导致的头痛烦躁。
- 通腑泄热类方药:大承气汤加减(大黄、芒硝等)对热蓄肠腑型患者可通腑降浊,但需严格辨证使用。
- 针灸与推拿辅助:刺激百会穴、合谷穴或按摩印堂穴,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间接调节颅内压。
提示:中药需个体化配伍,且不能替代脱水剂等紧急治疗。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日常需控制液体摄入、保持情绪稳定,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