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整个腹腔的腹膜炎通常是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属于外科急危重症,多由消化道穿孔、内脏破裂或严重感染扩散引发,典型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需紧急救治避免休克或多器官衰竭。
-
核心病因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继发性占90%以上,常见于消化道穿孔(如胃溃疡穿孔、阑尾炎穿孔)、肠梗阻坏死、外伤性内脏破裂或术后并发症;原发性较少见,多因免疫力低下者细菌经血液或淋巴播散至腹腔,如肝硬化腹水合并感染。 -
典型症状
腹痛呈持续性剧痛,咳嗽或活动时加重;早期反射性呕吐,后期因肠麻痹吐出粪水样物;发热、脉搏加快,严重时出现休克(血压下降、四肢冰冷)。腹胀和“板状腹”(腹肌强直)是特征性表现,老年或体弱者症状可能不典型。 -
诊断关键
结合病史(如溃疡病、外伤)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立位腹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空腔脏器穿孔,CT可定位感染源和积液范围,腹腔穿刺抽液能快速明确病原菌。 -
治疗原则
手术是主要手段,需切除坏死组织、修补穿孔或引流脓肿,同时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非手术仅适用于早期局限性腹膜炎或高风险患者,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及液体复苏。 -
预后与风险
延误治疗易导致脓毒血症、肠粘连或腹腔脓肿。术后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和器官功能,早期下床活动可降低肠梗阻风险,营养不良者需肠外营养支持。
提示:突发持续腹痛伴呕吐、发热需立即就医,尤其有消化道疾病史或近期腹部手术者。术后遵医嘱预防感染,控制基础病(如肝硬化)可减少原发性腹膜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