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复发是指已经治愈的结核病再次出现活动性症状,主要由体内潜伏的结核菌重新激活或再次感染新结核菌株引起。其核心特征包括咳嗽、低热、乏力等典型结核症状重现,且可能伴随耐药性风险增加,需及时干预。
分点解析肺结核复发:
-
复发原因
- 治疗不彻底:初次治疗时未完成全程用药,导致结核菌未被完全清除。
- 免疫力下降:HIV感染、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可能激活潜伏菌。
- 再感染:接触新的结核菌株,尤其在结核高发地区。
-
症状特点
- 与初发类似,但进展更快,常见持续咳嗽超过2周、夜间盗汗、体重减轻。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痰中带血或胸痛,提示病情加重。
-
诊断与治疗
- 需通过痰涂片、培养或分子检测确认病原体,并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
- 复发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通常延长疗程至8-12个月,耐药者需二线药物。
-
预防关键
- 规范完成初次治疗,避免自行停药。
- 高风险人群(如免疫缺陷者)可考虑预防性治疗。
- 保持通风、佩戴口罩以减少再感染风险。
总结提示:肺结核复发需警惕症状反复,早诊断、精准用药是控制关键。若曾有结核病史且出现可疑表现,应立即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