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肺不张最常见的原因是支气管阻塞,可分为支气管腔内阻塞和支气管腔外压迫。支气管腔内阻塞又以黏液栓、肿瘤、异物等较为常见,而支气管腔外压迫多由肿大的淋巴结、肿瘤、胸腔积液和气胸等引起。支气管先天畸形、支气管损伤导致的功能异常以及免疫力低下引发的肺部感染等,也可能导致反复肺不张。
具体如下:
- 支气管腔内阻塞:
- 黏液栓或痰栓:各种原因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黏稠,难以排出,就会形成黏液栓或痰栓,堵塞支气管。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气道炎症,黏液分泌亢进,且纤毛运动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清除黏液,易造成支气管堵塞,进而引发肺不张。若病情反复,肺不张也会反复出现。
- 肿瘤:支气管内的肿瘤,像支气管肺癌,肿瘤组织会直接生长在支气管腔内,逐渐阻塞气道,使气体无法进入相应的肺部区域,导致肺不张。肿瘤持续进展,肺不张也难以缓解,还容易反复。一些良性肿瘤,如支气管乳头状瘤,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瘤体增大,同样可能堵塞支气管,引发反复肺不张。
- 异物:异物吸入气道是儿童反复肺不张的常见原因之一。儿童在玩耍时,可能误将小物件,如花生米、玩具零件等吸入气道,堵塞支气管。由于异物长期存在,会反复刺激气道,引发炎症,导致肺不张反复发生。成人也可能因误吸假牙、呕吐物等异物,引起支气管阻塞和反复肺不张。
- 支气管腔外压迫:
- 肿大的淋巴结:当肺部或全身发生感染,如肺结核,结核菌侵犯肺门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会压迫支气管,阻碍气体进出肺部,造成肺不张。若感染未能彻底控制,淋巴结持续肿大,肺不张就会反复出现。淋巴瘤等恶性疾病也会使淋巴结肿大,压迫支气管,引发反复肺不张。
- 肿瘤:除支气管内肿瘤外,纵隔肿瘤也可压迫支气管。纵隔内的肿瘤,如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等,随着肿瘤体积增大,会对周围结构包括支气管产生压迫,导致支气管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肺不张。肿瘤未得到有效治疗,压迫持续存在,肺不张便容易反复。
- 胸腔积液和气胸:大量胸腔积液会占据胸腔空间,挤压肺组织,使肺无法正常膨胀,造成肺不张。若胸腔积液反复产生,肺不张也会反复发作。同样,气胸时,胸腔内气体积聚,压力升高,压迫肺组织,导致肺不张。如果气胸原因未消除,如肺部存在持续漏气的肺大疱,气胸反复发生,肺不张也会反复出现。
- 其他因素:
- 支气管先天畸形:如支气管桥,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会导致支气管解剖结构异常,气体引流不畅,容易反复发生肺不张。还有先天性支气管狭窄,从出生起就存在气道狭窄问题,使气体进出肺部受阻,肺部反复出现不张情况。
- 支气管损伤后功能异常:在之前的疾病过程中,如严重的肺部感染、胸部外伤等,损伤了支气管,可能造成支气管扩张,使其失去正常的收缩舒张功能。这样一来,局部容易积聚分泌物,引发感染,进而反复出现肺不张。
- 免疫力低下: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像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患有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侵袭,频繁发生肺炎。肺部炎症会产生大量分泌物,堵塞支气管,导致肺不张。由于免疫力持续低下,感染反复发生,肺不张也就反复出现。
反复肺不张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支气管阻塞、先天发育异常以及机体免疫状态等多个方面。若发现反复肺不张,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以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