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养老保险交满15年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具体金额取决于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及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
1. 基础养老金
- 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 =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 影响因素: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例如,某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约为968元/月。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影响因素:个人账户储存额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直接相关,计发月数则与退休年龄挂钩(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例如,若个人账户储存额为57600元,退休年龄为60岁,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414元/月。
3. 综合计算实例
- 示例:某职工缴费15年,退休时当地月平均工资为9307元,个人账户储存额为4767×8%×12×15=70792元,60岁退休:
- 基础养老金 = (9307×0.52+9307×0.52/0.6)÷2×15×1% ≈ 968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70792 ÷ 139 ≈ 510元/月
- 每月领取总额 ≈ 1478元。
4. 总结与提示
职工养老保险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如果仅缴费15年,养老金可能无法完全满足退休后的生活需求,建议尽可能延长缴费年限或提高缴费基数。随着退休年龄延迟政策的实施,未来最低缴费年限可能提高至20年,需提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