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病因多样:像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疾病,都可能让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阻碍体内水分和钠离子排出,进而引发肾源性水肿。
- 症状显著:水肿通常先出现在眼睑,之后蔓延至下肢、腹部和四肢。早晨时水肿可能更严重,夜晚则会减轻。由于体内水钠潴留,患者体重会迅速增加,还可能伴有尿量减少(尿液呈深黄色)、疲劳乏力、血压升高等症状。若肾源性水肿伴随其他疾病,急性肾炎可能伴有发热、关节痛、头痛和血尿;慢性肾炎可能伴有无力、贫血、食欲减退;肾病综合征可能伴有大量泡沫尿。
- 类型有别:肾炎性水肿是因肾脏滤过功能下降,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失衡,造成水钠潴留,一般从眼睑和面部开始,指压凹陷不明显,可能伴有血压升高。肾病性水肿则是大量蛋白尿致使血浆蛋白减少,血管内液体流入组织间隙所致,常从下肢开始,水肿较严重,可能无高血压表现,而且激活的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
- 诊断严谨:医生会先充分了解患者病史,接着进行全面查体,包括检查患者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神志等),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判断水肿情况及身体其他状况。还会安排一系列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C 反应蛋白、凝血、心衰标志物检测、甲状腺激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等)、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X 线胸片、CT 等),必要时可能进行肾脏穿刺活检,这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
- 治疗综合:根本在于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引发水肿的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但起效可能较慢。同时配合对症治疗,比如限盐,减少钠摄入以减轻水肿;使用利尿药,促进钠水排出,缓解水肿、高血压及心脏负荷;对于肾病性水肿,需控制蛋白尿,可使用免疫抑制药恢复肾小球正常通透性;也可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组方原则。
如果你还有任何关于肾源性水肿的疑问,比如具体的治疗药物、日常饮食注意事项,欢迎随时向我提问,我很乐意为你提供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