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过程中出现胃部不适,主要原因是药物直接刺激胃黏膜或影响胃酸分泌。常见表现包括胃痛、恶心、反酸等,部分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可能引发胃溃疡甚至出血,而抗生素、铁剂等则易导致恶心呕吐。
药物伤胃的4大主要原因
-
直接刺激黏膜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会削弱胃黏膜保护层,导致胃酸侵蚀胃壁,引发炎症或溃疡。 -
改变胃酸环境
某些降压药、抗生素可能过度抑制或刺激胃酸分泌,造成烧心、腹胀。例如,克拉霉素可能诱发胃酸反流。 -
胃肠动力紊乱
如化疗药、糖尿病药物可能延缓胃排空,引起饱胀感;而部分泻药会加速蠕动,导致痉挛性腹痛。 -
过敏或个体差异
部分人对药物成分敏感,即使常规剂量也可能出现胃部不适,如某些中成药中的寒凉成分易引发胃寒。
3类需警惕的高风险药物
- 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胃黏膜糜烂。
- 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空腹服用时刺激性强。
- 补铁制剂:常见副作用为恶心、便秘。
建议服药前阅读说明书,避免空腹服用刺激性药物,必要时搭配胃黏膜保护剂。若症状持续或出现呕血、黑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