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痛可通过中药辨证施治实现根治,关键在分清寒热虚实并针对性用药。脾胃虚寒型宜温中散寒(如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型需疏肝理气(如柴胡疏肝散)、胃热阴虚型当养阴清热(如沙参麦冬汤),而寒热错杂型可选用半夏泻心汤调和阴阳。
- 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砂仁等温补脾胃,代表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若兼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配伍黄连、丹参等抑菌药物增强疗效。
- 肝胃气滞证:症见胀痛连及两胁,需柴胡、郁金、延胡索等疏肝理气,方选四逆散或木香槟榔丸。厚朴配木香能显著改善胃动力不足导致的胀满。
- 胃阴不足证:胃痛伴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需沙参、麦冬、玉竹等滋阴,李今庸经验方以生地黄、石斛为主,兼顾清热生津。
- 寒热夹杂证:胃痛遇冷加重却伴灼热感,半夏泻心汤(黄连、干姜、半夏等)寒热并用,辛开苦降,适合慢性胃炎反酸、痞满者。
提示:中药根治慢性胃痛需坚持疗程,并配合饮食忌生冷辛辣、调节情绪。复杂病例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如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联合抗生素。务必在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避免自行套用方剂。